“教材难借”引发的思考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8-12-15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黄淼

  近日,同事为给孩子借下学期的教材打了好几个电话,得到的答复都是教材刚被别人借走,到新华书店寻觅也是无功而返。但是,由于本学期的课程已经授完,学校当前的教学内容是下个学期的课程,没有教材将无法上课,这让同事觉得难以向孩子交待,动起了将整本教材复印下来的念头,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。

  如今,家长借教材的事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时有发生。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一所名校上初二,期中考试刚结束,就要准备上初三的课程了。更有甚者,一些学校将高中三年的课程浓缩在两年学完。如此快马加鞭地赶课程,基础好的学生也得课下开小灶,成绩中等的学生更得加班加点才能跟上,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则会因为根本听不懂而“破罐子破摔”。

  如此这般,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复习,似乎应该能自如迎战中考高考。然而,学生吸收知识有其规律性,一味强调“提前”、“抢先”会因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而适得其反,过犹不及。赶进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,教学质量往往会有所下降,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。总复习时,学生则是回锅重煮“夹生饭”,学习效果也会打折扣。更让人担心的是,这样的教学,学生缺乏思考,难有创新。

  教材是教育教学专家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《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》编写的,各学期的内容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整体。“超前教学”侵吞了原本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,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,容易使他们对学习产生疲劳感和厌倦心理。

  关于新课该何时结束,各地教育部门早有规定。例如,湖北省教育厅规定,非毕业年级结束新课时间不得早于假期前3周,初中毕业年级不得早于4月中旬,高三年级结束新课的时间不得早于3月底,学校应严格根据以上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。希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学的管理和监督,引导学校尊重教育规律,向课堂要效益,别让“超前教学”的现象再继续下去。